书法教室墨香袅袅,篮球场上汗水飞扬,科学实验惊起阵阵欢呼……这个暑假,广德市依托各乡村学校少年宫,联动多所高校优质实践团队,打造了一张覆盖免费托管、文体拓展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家长“看护难”痛点,丰富了乡村少年儿童暑期生活,更架起了高校青春力量与乡村教育融合的有效通道。
多元课程深耕“五育”沃土
自6月底正式启动以来,广德市暑期乡村少年宫项目以学校为实施主体,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面向辖区义务教育阶段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提供免费托管看护服务。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延伸,项目强化安全保障,利用学校场地和师资,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深耕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教育。
各乡村学校结合本校特色、深挖教师特长、精准对接学生兴趣点,开设了篮球、武术、音乐、绘画、书法、科学实验等数十门精彩课程。“我们不仅要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更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卢村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暑期少年宫活动为学生的假期增添了色彩,让他们在实践中习得新技能,更在兴趣培养中涵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武术班的孩子从初学时扎马步都摇摇晃晃,到如今一招一式刚劲有力,虎虎生风;啦啦操班的学员从记不住队形变换,到如今能自信流畅地完成整支舞蹈;科学实验课上,孩子们亲手操作,在实践中了解物理原理,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孩子们的点滴蜕变,生动印证着五育并举在暑期少年宫活动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青春力量赋能双向成长
七月的骄阳似火,比阳光更炽热的是投身乡村教育的大学生们的青春激情。广德暑期少年宫项目的一个显著特色和常态机制,便是引入多所高校优质实践团队,为乡村课堂注入蓬勃的“青年智慧”。
安徽师范大学的学子走进四合小学,以创意绘画、海洋科普、趣味数学等多元化特色课程,开启“数学趣味探索之旅”,将理性思维根植于艺术与快乐的土壤。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调研支教服务队在新杭小学开展了手语传情课,志愿者从“你好”“谢谢”教起,教导孩子们跟随歌曲旋律用手势传递温暖。“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和努力的干劲让我们明白,教育是灵魂的唤醒,更是双向的滋养与成长。”授课志愿者深有感触。
共绘乡村教育新图景
作为广德市“多彩假期”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德市暑期少年宫项目不仅是解决“看护难”的暖心民生工程,更是素质教育的试验场、青年才俊的实践营、城乡教育资源融合的坚实桥梁。
当大学生们带着专业知识与青春活力从城市奔赴乡野,乡村学生得以向更广阔的未来眺望,两种成长轨迹就这样在广德的乡村校园里交汇、碰撞、彼此照亮。广德暑期少年宫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托举起乡村孩子的多彩梦想,为乡村教育注入时代活力。未来,广德市将持续探索校地合作、长效育人的新机制,为乡村教育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配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